不过是具尸体:解剖、撞击、挨子弹,畅销书作家带你解开尸体千奇百怪的用途-内容作者简介

内容简介
尸体才是推动医学进展的最大功臣!
「是的,他生前是好人,我当然不想挖出他的尸体……但只要想到如果有二十个人可以因此获益,那就值得了。」by不具名的医学院学生
㊙ 古代医学院缺乏大体老师,于是把死刑犯的尸体拿来解剖?
㊙ 南北战争时为了瞻仰战死勇士的遗容,开启了防腐处理的先河?
㊙ 汽车制造商能做出「因为看见,所以全面」的安全设备,是靠尸体去做防撞测试?
㊙ 当飞机落海打捞不到黑盒子,是尸块告诉鑑识人员坠机的秘密?
㊙ 子弹的射击效能提高,是因为科学家以尸体来做试验改良?
㊙ 透过反覆将尸体钉上十字架,世人终于解开耶稣的秘密?
《纽约时报》畅销书作者玛莉.罗区,继《一起搞吧!科学与性的奇异交配》后,再度冒着被质疑「脑袋坏了」的风险,带领读者展开一场死亡之旅。
为了一探尸体在死前与死后的作用,罗区前往南方大学医学中心解剖室、田纳西大学人类学研究中心、韦恩州立大学衝击研究所等,看尸体的各部位如何被「有效应用」。做为一位喜爱四处猎奇的「古怪」记者,罗区认为尸体不只是尸体,它能成就不朽的科学成就。
除了推动科学进展,玛莉‧罗区也在书中大谈我们所不知道的死后世界:
◆ 心臟在切断血源后,还可以跳动1-2分钟
◆ 灵魂的重量,不偏不倚是28公克
◆ 人的头颅跌下断头臺后,还能维持10秒的意识
◆ 蜜饯人体及木乃伊,在16世纪被当成良药
◆ 将尸体制成有机肥料比火葬来得环保
趁着心臟还在跳动,灵魂尚未离开躯窍,玛莉.罗曲告诉我们应该秉持开放的态度,自行决定死后的旅程:成为美妙浪漫的花园肥料,流进水里被邻居喝下肚,前进哈佛做个罐中脑,或是在教学陈列架赤身裸体搔首弄姿「永久保存」……在罗区的笔下,死亡再也不只是场感伤的人生大事,而能替医学与科学进展开启新的章节。
作者简介/玛莉‧罗曲 Mary Roach
《华盛顿邮报》认证的美国最爆笑科普作家,也是《纽约时报》畅销书作者。她曾写过五本大受好评的书:《不为人知的敌人:科学家如何面对战争中的另类杀手》、《打包去火星:太空生活背后的古怪科学》、《大口一吞,然后呢?深入最禁忌的消化道之旅》、《活见鬼:灵魂与来世的科学实验》,以及《一起搞吧!科学与性的奇异交配》。作品散见于《户外》杂志、《连线》杂志、《国家地理》杂志、《纽约时报杂志》,以及其他出版刊物。现居美国加州奥克兰。
译者
林君文
美国哥伦比亚英语文学系硕士毕。译有《一起搞吧!科学与性的奇异交配》(时报出版)。
看更多好书内容
- 请勿重覆刊登一样的文章,或大意内容相同、类似的文章
- 请不要刊登与主题无相关之内容
- 发言涉及攻击、侮辱、影射或其他有违社会善良风俗、社会正义、国家安全、政府法令之内容,本网站将会直接移除
- 请勿以发文、回文等方式,进行商业广告、骚扰网友等行为,或是为特定网站、blog宣传,一经发现,将会限制您的发言权限或者封锁帐号
- 为避免留言系统变成发泄区和口水版,请勿转贴新闻性文章、报导或相关连结
- 请勿提供软体注册码等违反智慧财产权之资讯
- 禁止发表涉及他人隐私、含有个人对公眾人物之私评,且未经证实、未注明消息来源的网路八卦、不实谣言等
- 请确认发表或回覆的内容(图片)未侵害到他人的着作权、商标、专利等权利;若因发表或回覆内容而产生的版权法律责任将由使用者自行承担,不代表中时电子报的立场,请遵守相关法律规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