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:「你好。」我:「你好。」他有著同齡人少有的鎮定,還多少帶點漫不經心的神態。但眼睛裡透露出的訊息卻是一種渴望,對交流的渴望。如果把我接觸的患者統計出一個帶給我痛苦程度排名的話,那麼這位絕對可以躋身前五名。而他只是一個17歲的少年。多達七次的接觸失敗後,我不得不花大約兩週的時間四處奔波——忙於去圖書館,拜會物理學家和生物學家,還聽那些我會睡著的物理講座,並且抽空看了量子物理的基礎書籍。我必須這麼做,否則我沒辦法和他交流,...
內容簡介沒有壓力的人生,是個沒有意義的人生。 快樂是自己去找的,拿不到好牌也沒關係。人生的路,只要好好走,沒有白走的。在這個眼花繚亂的年代,面對數位狂...
朋友傳給我一個日本銀髮族川柳比賽的訊息(川柳相當於我們的打油詩),老人們以三行日文,寫下自己的老年生活,例如:成對的碗,一個給了我,一個給了貓;醫藥太...
心情一鬆懈,忍不住又耍廢過一天?總被說三分鐘熱度,不想再一事無成?大腦惰性、害怕失敗、錯立目標、沒時間感、難擋誘惑……「情緒」和「行為」,將決定你能否堅...
加哥學校改革聯盟(Chicago Consortium on School Reform,由許多不同的教育專家組合而成)說過,即使學生在學校遇到事情變困難的狀況時,也要提供動機,讓他們...
照顧者會把情緒波動歸咎於受被照顧者所影響,像是認為失智者無法自理是自身的問題,是惹自己生氣的原因;更常覺得自己沒把事情做好,或稍有失責便產生罪惡感,有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