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球貿易大洗牌,台灣機會在哪?

還記得二○一七年川普上任後做的第一項簽署決策是什麼嗎?就是宣布退出TPP,讓一開始以美國為首的「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議」(TPP)剩下十一國。幾十年來美國一直是全球自由貿易主要支持者,當川普一說要退出,一般認知是TPP會因此崩潰不用玩了,沒想到在日本和剩下的成員國持續推動下,最終達成協議,並改名為現今的CPTPP。
這個簽署明擺著打臉川普,反擊川普的「美國優先」建立關稅壁壘。只是在一月二十六日世界經濟論壇中,川普反而表示美國將重新考慮加入TPP,一般評估美國退出後,中國已接管了其在亞洲的影響力,如今想馬上重返應該不容易。顯然川普意識到美國要取得外交與經濟的成果,勢必得在外貿上讓步,或許他已知道「美國優先」保護政策,將讓美國在全球貿易關係上被孤立。
對台灣來說,不管美國是否重返TPP,台灣都應該主動爭取加入區域性經貿組織,想辦法跟國際市場接軌。擺在眼前的事實是,台灣現在跟中國關係尷尬,若美國重返亞洲,有助平衡國際關係,且對於台灣發展新南向,或許能減少一些來自中國方面的阻礙。
好消息是儘管沒有美國,仍繼續向自由貿易推進的CPTPP也歡迎其他國家,金融時報就曾點名台灣、泰國、南韓、菲律賓、斯里蘭卡甚至英國都可能是新加入的成員。只是台灣與中國的關係,讓台灣因「國際地位複雜」,和其他國家進行雙邊協商都遇到障礙。儘管如此,我們仍是有機會的,因為台灣之前已和TPP兩會員國新加坡和紐西蘭簽有貿易協定,符合加入協定必備標準。
值得關切的是,日前美國參議院通過了推動美台高官互訪等的《台灣旅行法》,在川普簽署後即可生效。這是自一九七九年美國與台灣斷交後,沿襲「一中」原則,一直控制與台灣人員交流的一大突破。
川普簽署的可能性為何?從幾點來看,川普支持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推動的「印度太平洋戰略」,表明有意重返TPP,同時啟動各種貿易制裁,川普會不會把「一中」原則也當成交易籌碼,迫使中國做出讓步?中美兩強相爭,各有打算,台灣有機會,但必須做好準備,政府跟企業、人民要能充分溝通,以免重蹈服貿覆轍。
看更多精彩內容詳見本期的理財周刊
- 請勿重覆刊登一樣的文章,或大意內容相同、類似的文章
- 請不要刊登與主題無相關之內容
- 發言涉及攻擊、侮辱、影射或其他有違社會善良風俗、社會正義、國家安全、政府法令之內容,本網站將會直接移除
- 請勿以發文、回文等方式,進行商業廣告、騷擾網友等行為,或是為特定網站、blog宣傳,一經發現,將會限制您的發言權限或者封鎖帳號
- 為避免留言系統變成發洩區和口水版,請勿轉貼新聞性文章、報導或相關連結
- 請勿提供軟體註冊碼等違反智慧財產權之資訊
- 禁止發表涉及他人隱私、含有個人對公眾人物之私評,且未經證實、未註明消息來源的網路八卦、不實謠言等
- 請確認發表或回覆的內容(圖片)未侵害到他人的著作權、商標、專利等權利;若因發表或回覆內容而產生的版權法律責任將由使用者自行承擔,不代表中時電子報的立場,請遵守相關法律規範